《一日行11》专访当代艺术家徐冰 用“徐冰的语言”诠释当代艺术

2022年8月,一个视觉纵深度超50米、遮天蔽日的“文字漩涡”亮相上海浦东美术馆,这是受上海浦东美术馆之邀,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为其特殊空间量身打造大型装置艺术《引力剧场》,也是继2021年“徐冰天书号”火箭之后最新的重要艺术项目。本周三晚,徐冰受邀来到《鲁豫有约一日行》第十一季,与鲁豫畅谈在当代艺术之路中,如何始终致力于突破风格、材料的制约,不断尝试打破、拓展、延伸艺术的边界,又如何重视对社会现场和传统的思考?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每周三晚21:20东南卫视,每周一22:10海峡卫视。

8徐冰.jpg 

探索版画中的当代性本质  在艺术之路中开启新式表达

徐冰从小的理想就是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做一个以画画为生的人。北大附中毕业后,他在京郊边插队务农边等待央美招考。1977年,在考入央美版画系后,徐冰从探索版画的本质特征出发,步入了一个开阔、充满吸引力的艺术领域,由此开启了长达五十余年的当代艺术之路。

 

1986年通过作品《大轮子》对印刷概念进行可能性试探;1987年借助《五个复数系列》作品视觉化呈现版画的层层刻制、印刷过程;1987年至1991年,闭关四年,参照《康熙字典》手刻四千个“伪汉字”,完成了一部无人能读的活字版手工印刷作品《天书》。这些创作上突破的手法和思维,既有对过去习得技能的运用,又展现了他在版画领域前所未有的新式表达。“版画艺术是一个非常具有当代基因的画种。”徐冰在采访现场向鲁豫娓娓道来。“它和当代社会、当代性有着非常内在的联系。”

1.jpg 

于西方求索当代艺术,在文化碰撞中孕育作品,斩获多项国际荣誉

90年代初,徐冰前往美国寻求、接触当时最前沿的当代艺术。在美国工作生活的17年间,徐冰试图借助创作的《A.B.C...》《英文方块字》《转话》《猴子捞月》等作品,从文字的音译、书写形式、不同语言文字的转换等方式所呈现的一种不合逻辑的尴尬和荒谬,来探索文字转化、变形的魅力。徐冰的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无一不彰显着母语的基因印记与西方的艺术表达两者间的激烈碰撞。

 

徐冰独特的艺术呈现不仅启示了新的艺术追求,还助他斩获了多项国际荣誉,其中就包括旨在表彰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人才,也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俗称“天才奖”的麦克·阿瑟奖。在鲁豫问及获得麦克·阿瑟奖是否是其在艺术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奖项,徐冰却表示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奖的重要性,更认为“天才奖”其实是对获得者父母的一个嘉奖。谈及被认可的成就感,反而在成长中被父母认可时更能真切的体会到。

2.jpg 

徐冰:我的原创力来源于我总是有要说的话  最羡慕的职业其实是作家

在采访现场,徐冰坦言:“近五十年持续的原创力来源于——我总是有要说的话。”无论是关注当下人们日常交流中被频繁使用的表情包和符号语言的《地书》系列;还是2017年执导的无演员、无摄影师,探讨社会生态关系的电影《蜻蜓之眼》;亦或是在2021年的“徐冰天书号”火箭,是全球首枚以艺术家和艺术家作品命名的火箭,这一切都源于徐冰对艺术不断的反思性,从不断变异的社会现场汲取新的能量,用艺术家的手法保持与世界同步。

 

“艺术创作的能量不来自于艺术、知识和系统本身,而来自于社会现场的能量和创意。”在创造了如此多的艺术作品后,徐冰却向鲁豫吐露,最羡慕的职业其实是作家,作为一名非常重视社会现场的艺术家,徐冰在与鲁豫从采访现场走入《引力剧场》的装置中,在美术馆五层高度纵向延伸的空间内,在透视扭曲的文字漩涡里,一同观看阅读徐冰的“语言”时,仍在无可避免的担忧,未来当他已无法出现在自己的艺术现场时,布展的作品是否还能不变形,是否还能传达出原本的意义都是无法言说的不确定性。但在这一点上,作家就无需多此一虑,因为文字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永远不变形的。

3.jpg 

节目采访后,鲁豫表示她找到了为何徐冰能够在今天拥有如此多的受众和爱好者的答案——一直以来,徐冰对于艺术的坚持和追求,就是希望能尽可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新的看待艺术、世界的角度。希望能通过作品,鼓励每一个人做自己对于生活的表达,每个人自己的感受都是无可替代的。观众会感觉到他的作品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观察者和表达者。

鲁豫.jpg 

本期节目中,徐冰与鲁豫畅谈艺术界的文化等级的断裂现象,以及当代美学教育的误区和基础教育的现状。更多精彩故事请锁定本周三晚东南卫视《鲁豫有约一日行》第十一季!跟随鲁豫,从版画出发,从创作年表出发,一起探寻徐冰的当代艺术之路。